焚香 試茶 洗硯 鼓琴
校書 候月 聽雨 澆花
高臥 勘方 經行 負暄
釣魚 對畫 漱泉 支杖
禮佛 嘗酒 晏坐 翻經
看山 臨帖 刻竹 喂鶴
——明/陳繼儒《太平清話》
铜错银瑞兽熏炉/清代
古天一2020拍卖会《清玩聚珍》
熏炉为瑞兽造型,雕似龙似凤之神兽,昂首张口,四足直立,代表炉足;炉身修饰羽翅,采用特殊错金银工艺;中空,可贮香料,上盖镂空,修饰飞鸟;香气将透过镂空处放散出来。
此器显系熏香用具,结构设计奇特、精巧、合理,赏心悦目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器形纹饰清晰,风格豪放,带着精工,光艳夺目。整体形体线条硬朗,铜质呈鳝鱼黄色,光泽内敛;美观实用,应为一件的宫廷室内熏香的陈设。
白玉活环灵芝花卉纹三足炉/清代
古天一2020拍卖会《金和轩:玉器专场》
用香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,可谓是贯穿始终,香事一直是文化艺术的主流。香事活动里,最重要的当属于香器香炉。其中铜炉数量为最,玉炉也有一定的数量,但玉炉囿于材料的限制,属于宫廷和贵族阶层持有。
此香炉材质大佳,雕琢则有活泼高洁的风致,既能作为香事所用,亦可作为陈设摆件,雅调十足。配有紫檀座。此玉炉表面通体浮雕灵芝、花卉,修饰双耳活环,丰肩,向下渐收敛,底部三足;盖与炉身紧密合盖,高立纽,工艺精密。从玉料以及种种细节比对,此炉显系宫廷内务府造办处所制。
玉质唯美,工艺极精,比例合理得当,造型美而大气,其华美高丽的气质彰显无遗。整体清新而玲珑,色彩虽素却绚丽灵动,内敛显出华贵,精工而显现韵美,显示出古代文人的高雅品位。其材料高档,雕塑淋漓,观之有一种华美大气的艺术呈现,是同类作品的佼佼者。
蓝釉兔毫盏
玉香炉,深膛,鼓腹,底有三足,口沿凸起双桥耳。玉炉色泽斑驳,经自然氧化,皮壳光润厚实。此玉炉简洁素雅,不作过多修饰,富有禅意,为近十余年罕见的尚品。
古人制器,追求雅调,追求琴瑟和鸣的相衬。琴与香炉,正是生活雅事琴瑟和鸣的融合。因此这件玉炉,既可作为香事之器,亦能作为琴炉之用。
此鱼形玉璜选料上乘,以致密温润的青玉雕琢而成,雕工细致。鱼眼圆大,可见鱼鳍等细节表现,鱼嘴及鱼尾处有对穿孔,鱼尾处理成斜面,犹如刻刀。此器琢有俩孔,且大小不一,可视作玉璜用于组佩构件,也可单独穿系佩戴使用。
在传统文化中,鱼意味着一种福祉。另外,钓鱼还显示着一种闲情生活。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,就体现出钓鱼的乐趣。这首诗正是《小儿垂钓》: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莓苔草映身。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。
三方玉印选材优良,玉质白润细腻,是为上乘和田白玉籽料。方形印及椭圆形印镂雕兽钮,瑞兽均呈站立姿态,观之挺拔有力,镂空工艺精湛。圆印为竹节形,两端及中部凸起弦纹将玉印均分成两部分。
一块极美和田玉板,上施刻第五位拔杂哩逋答喇尊者。此尊者为十六罗汉之一(另有十八罗汉之说),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。据经典言,尊者受佛之嘱咐,不入涅盘,常住世间,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。
此件尊者玉册,首先是玉质极精,其次雕刻超凡,且带着一种超然的文化厚重感与凝重的仪式感,具有皇家风规。以刀代笔,寥寥数刀即将尊者的智慧与旷达展露无疑。这类题材多是以绘画形式出现,以玉制呈现,极为罕有,当是宫廷特别的御制之物。
赞语道:顤顟其面,碐殑重身;中有相好,孰识此目;以经掷地,忝学事讫;佛尚不居,而况非佛。
虔心 古天一2020拍卖会
预展
10月14日至16日
10月14日 10:00—21:30
10月15日 10:00—21:30
10月16日 10:00—12:00
拍卖
10月16日
14:00 金和轩玉器专场
时间顺延 清玩聚珍
19:30 缘起:藏传佛教艺术
地点
北京中国大饭店·宴会厅
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一号国贸中心